J9九游会

事件舆评丨多家大厂“反内卷”禁止加班,如何真正落到实处?

2024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规范地方政府和企业行为作为今年的重点工作之一。今年以来,美的、海尔、大疆等企业积极响应“反内卷”号召,出台禁止加班、落实双休等制度,获得舆论叫好。

01

相关措施 /  Boryou

1、大疆:强制9点下班,三轮巡查赶人

从2月27日开始,无人机巨头大疆开启“不准加班”运动,强制员工晚上9时必须下班。在深圳总部,每到晚上9点,主管和HR分三轮“赶人”,甚至会巡楼检查,确保员工准时下班。

2、海尔:全面落实双休,限制加班时长

2025年2月,制造业巨头海尔内部发布全面落实双休制的通知,所有部门实行双休,周六不准来公司,食堂也不提供饭食,特殊情况需要加班的,必须提前一周审批,工作日加班不得超过3小时/天。据新浪科技援引自媒体“互联网坊间八卦”爆料网民的说法,美的规定18:20不允许有人还在公司加班,同时也禁止了员工就餐后再返回工位继续加班的现象。“到目前为止,一到下班时间,HR就开始挨着部门催促大家抓紧时间下班了。”

3、美的:简化工作方式,杜绝形式主义

2025年1月,美的集团董事长方洪波发布一份《关于简化工作方式的要求》的文件,旨在减少职场中的“表演式工作”,提升员工的工作效率。具体包括六大要求:禁止使用PPT进行内部沟通(除特殊情况外)、严禁下班开会及形式主义加班、减少微信群交流、杜绝代写材料及手工报表、禁止内部送礼。这些措施旨在直面企业内部沟通的复杂性,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浪费,提升员工工作效率。

02

舆论观点 /  Boryou

网民观点

1、点赞此举有助于重塑职场畸形加班文化

微信公众号@胡锡进观察:“清场式”赶走加班者其实是对无效内卷部分的挤压,有利于员工们长期身心健康和公司内部奋斗精神的可持续性。如果所有高科技公司都能认真整治“加班风”,无论搞不搞“清场制”都能对内卷开刀,那将推动全社会对加班问题的整体面貌进行一次重塑。

新浪微博@买家张俊:强制下班是中国企业文化的一大进步,它传递出一个信号:尊重员工、关爱员工,才能让企业走得更远、更稳。希望越来越多的企业能加入这个行列中来,让我们的职场环境变得更加健康、和谐。

2、建议应同步推行提高员工工资待遇措施

新浪微博@天空菌:对于普工而言,抵制加班就意味着收入锐减。在我看来,不如把提高员工待遇放在首位,和抵制加班一起施行。

新浪微博@飞扬军事铁背心:禁止加班不能一刀切,有的企业为了减税,基本工资很低,员工收入靠加班工资。

3、认为“强制下班”实际执行效果或存疑

新浪微博账号@我只想取个wb名:“强制下班”受关注源于职场人对加班的无奈,它虽能遏制过度加班风气,但规定的执行力存疑,且难以从根本解决加班文化根源问题。

新浪微博账号@某土匪:从不准加班迈向不用加班,仍存在诸多阻碍。一方面,企业竞争压力大,部分企业为追求业绩,难以彻底摒弃加班模式;另一方面,劳动监察执行力度不足,使得一些违规加班现象难以杜绝。

4、指出若工作量不变将加剧员工工作强度

今日头条账号@路人小Y:强制下班,还要加上强制不准带电脑回家办公、合理安排工作量,才能保证能持续推行下去。

今日头条账号@苏恨离:员工可能会被迫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相同甚至更多的工作任务。这种“时间压缩”效应,实际上加剧了员工的焦虑感和增加了工作强度。企业通过这种方式,既避免“加班”的负面标签,又保证工作效率的最大化。

媒体观点

1、人民网评:“不准加班”冲上热搜,“反内卷”动起来了

“反内卷”,刀刃向内。无论禁止加班,还是减少职场中的“表演式工作”,乃至提出全面落实双休制,从本质上说,都是对员工劳动权益的保护,也是对劳动法律法规的尊重。更要看到,“反内卷”不仅仅体现在为员工纾困,更体现在企业校准定位,避免低质量、同质化的无序竞争。

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归根结底,要从规范地方政府和企业行为入手,要真正尊重经济运行基本规律,要着眼于促进经济良性循环,实现共赢。如今,多家企业迈出了“内耗”的重要一步。以此为契机,逐步实现从“内卷”到“竞合”的转变,把精力放在劳动权益保障上,放在提升产品质量上,放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上,才是企业“反内卷”的应有之义。

2、澎湃新闻评论:强制下班只是职场“反内卷”的开端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尽管“内卷式”竞争的涵义相对广泛,主要包括企业无序扩张产能等。但在微观层面,超长时间的工作制度和隐性加班,更让职场人士感受深切。强调“内卷”的企业文化本质上是一种低效率的竞争策略,在当下的市场环境中已显得不合时宜,难以为继。

大厂纷纷“反内卷”既是对员工休息权的保障,也旨在通过缩短工时节省办公成本,倒逼管理优化。同时,“强制下班”,并不只是简单的工时调整,更是一场关于生产效率、员工权利与职场生态的深层变革,也是重塑当下职场文化的开端。当越来越多的大厂积极拥抱人性化管理,中国企业的科技创新也就能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跨越。

3、红辣椒评论:强制下班只是形式,“反内卷”还应落到实处

想有效解决加班问题,还有许多问题需要在管理中落到实处,在执行中进行纠偏。如果仅仅控制员工的下班时间,而不合理调整工作任务量并与考核标准相匹配,强制下班的政策就只能算是治标不治本。最终不仅无法有效地反对内卷,反而会进一步增加员工压力,让“好事变味”。因此,“反内卷”不光得有形式上的改变,还必须有实质性的内核。

进而言之,要真正实现“反内卷”,需要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劳动者的主体性。企业应该在工作效率和员工人性化待遇之间找到平衡点,不只是通过控制工作时间上的物理切断,也要从根本上解决KPI与工时的根本矛盾,根据实际工作量和员工的工作效率合理调整项目交付的截止日期。

4、新闻晨报:别再用加班衡量员工敬业度

在这次反对加班的行动中,无论是美的还是大疆,都选择了一个非常具体的时间点,这个时间既不是泛泛而谈的“准时下班”,也不是模糊的“不加班”,而是一个明确的、可执行的时间节点。这种精确性本身就体现了企业推行这项政策的诚意和决心。

在职场中,“表演式工作”“摸鱼式加班”被诟病已久,这种仅延长工时的加班方式,表面上把人留在了工位上,实际上瓦解着企业的向心力。从这些大厂陆续开始定时下班后,加班不再是衡量员工敬业度的标准,企业就会更多地关注实际产出和工作质量,有利于促进企业运营效率的提升和组织文化的优化。不仅是科技大厂,期待更多企业能够跟进这样的良性变革,共同打造更加健康、更具人性化的职场环境。

5、极目新闻:反表演式工作别变成了表演

由于这些规模庞大,人员众多的大厂,在全国范围内有很多分公司,各地执行情况参差不齐,导致“冷暖不均”的现象普遍存在,所以消息冲上热搜之后,就会有一些员工表示,“我们这里并没有执行”。或将削弱“反内卷”措施的示范意义,也可能制造出新的不公平,让员工滋生不满情绪。

同时,企业应从根本上优化工作流程,提升员工技能,实实在在地做到向8小时要效率,不但要减少看得见的加班,更要整治“看不见的加班”,绝对不能停留于一些表面功夫。不能让“反对‘表演式’工作”的行动,沦为一场表演,那样不仅无法达成预期目标,还会引发员工和社会公众的反感与不信任。

03

舆情总结 /  Boryou

多家大厂“强制下班”“强制双休”等措施在获得舆论叫好的同时,也引发“隐形加班”等忧虑。要打消这些疑虑,向职场无效“内卷”说“不”,需要企业与政府合力施策。一是企业应升级管理。借助数字化工具优化工作流程,合理评估工作量。同时,企业需明确“隐形加班”的认定标准及相应报酬,避免员工因工作量大太而“被迫”加班。二是政府应强化监管与问责。一方面,积极在互联网大厂、国企试点推广“反内卷”“8小时工作制”等措施,获得相关成效后,逐步向中小型企业进行推广;另一方面,通过立法提高企业违法成本,对强迫加班行为实施“惩罚性赔偿”。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551-65322613

邮件:zxl@boryou.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8:45~17:45

公司资讯
公司资讯
舆情简报
舆情简报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