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9九游会

事件舆评丨护士因拔针出血跪求患者原谅,医患信任已严重缺失

2月16日,上海仁济南院发生了一起护士因拔针导致患者出血而跪地向患者道歉的事件。该事件引起了公众关注。视频中显示,护士跪在输液室地上,希望得到患者的谅解。2月18日,医院工作人员对此事件作出回应,称涉事护士刚参加工作不久,在给患者拔针时不慎导致出血,因患者坚持要求道歉,护士才跪下请求原谅。医院方面表示,事发后已对护士进行了安抚。

01

舆情趋势 /  Boryou

根据博约新媒体大数据j9九游会官网中心数据显示,自2月16日00时至2月23日5时,全网共监测到相关舆情信息共计15049条,互动声量达3625.64万。

1、舆情走势分析

事件舆评丨护士因拔针出血跪求患者原谅,医患信任已严重缺失

舆情走势图

该时间段内峰值点在18日17点,医院工作人员回应称,此事因涉事护士给患者拔针时出血引起,因为病人一直在要求道歉,护士才跪下请求原谅,共监测1083条信息;第二峰值点在18日16点,各大媒体对文章《上海一#护士因拔针出血跪求患者原谅#医院工作人员:年纪轻已安抚》进行转发,共监测800条信息;第三峰值点在18日20点,媒体开始提出议论点进行讨论,共监测754条信息。

2、信息来源分析

事件舆评丨护士因拔针出血跪求患者原谅,医患信任已严重缺失

信息分布比例图

从信息分布情况看,监测时间段内,监测到总信息15049条,客户端是主要传播平台,共5568条(占比37%),其次是视频4966条(占比33%)、微博3910条(占比25.98%)、微信510条(占比3.39%)、网站50条(占比0.33%)、互动论坛43条(占比0.29%)、数字报2条(占比0.01%)。

3、关键热词

事件舆评丨护士因拔针出血跪求患者原谅,医患信任已严重缺失

关键词云图

从关键词云图来看,本次事件讨论热度较高的关键词主要为“护士”“患者”“医院”“安抚”“道歉”等。

02

舆论观点 /  Boryou

网民观点

1、患者家属过度苛责,人文关怀无需下跪。

新浪微博网民@李爷无为:瞧见没,一点点很小很小的事情,家属就不依不饶,护士被迫下跪道歉。想起来“麻药不睡”病人疼醒就想笑,你当家属都是情绪稳定吃干饭的……

新浪微博网民@天宇cc:护士下跪不为救人,而是为道歉?如果犯错必须下跪,谁还敢穿这身白衣?心疼她就像心疼刚入职场的自己。因为拔针出血,患者不依不饶,说实话,我恨不得给他一嘴巴,这不是道歉,是对医护尊严体面的糟蹋,患者至上不是患者霸权,医疗失误不是尊严霸凌。

新浪微博网民@愿做一只啄木鸟:这样的事,在住院病区时常会发生,可能不是故意的,而是一个小小的疏忽。如果患者请求道歉,那也是理所应当,但是下跪道歉就不必要了。

新浪微博网民@捡废品阿大:人怎么可以欺负人成这样?该给医护人员最起码的尊重吧,护士拔针出血是常见或不可避免的小事。有些患者自认为是上帝,得理不饶人,肆意践踏他人尊严,也希望有关部门出台规定时不要顾此失彼!

2、护士没有保障,医院压榨医护实现廉价医疗。

新浪微博网民@妇产科的陈大夫:本质还是医院根本不会给护士任何的保障。医患起冲突,院方也只会觉得是你的问题。

然后以此为借口扣钱。但是刚毕业的小护士,能有多少钱呢?扣这一笔要白干多少天呢?所以护士只能自己想办法安抚恶人。

新浪微博网民@我是山河君:通过压榨医护来实现便宜便利的廉价医疗。这件事,换别的行业,怎么也得是个“寻衅滋事”。但只要以医患矛盾为借口,作恶的一方就屁事没有。甚至没有网暴和人肉。没有足够的法律保障,警察也习惯性地和稀泥。是法律的漏洞养肥了恶人的胆子。而其他则只是推波助澜的墙头草而已。

新浪微博网民@方脑壳:当前医院对负面舆情零容忍。具体操作是大医生有医院公款删帖,小医生责令自费删帖否则停职停薪,护士解聘。这位护士受到大家关心,应该不会解聘,最坏劝退。劝退原因无非是护理部有蛇精病领导,更关心病人会不会遭到网暴抑郁,病人会不会起诉医院,说护士下跪是扩大矛盾…

3、思考医患关系,呼吁尊重医护人员。

新浪微博网民@提拉米苏吖_:护士是医疗体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她们也有情绪,也需要理解和包容,希望大家都互相体谅一下。

新浪微博网民@不加糖的哦:护士拔针出血下跪,社会没有反思这种畸形的护患关系,现在反而有病人和家属把这个当作标准,认为我不要你下跪我就是巨会体谅人的患者。大言不惭说什么我也不怎么上网,不要求你下跪,你怎么怎么……这只是一份工作,而且这份工作是人去做,护士也是有家人的,这个工作也不是获得了高额的工资回报。

新浪微博网民@七八特比:很多医院面对患者投诉问题,不论对错,只站在患者一方,能站在公正一方的很少。

媒体观点

1、梅斯医学MedSci:弯下的不是膝盖,是医疗系统的脊梁。

在这起事件中,患者家属的行为本应是医闹性质,却被院方息事宁人,用“已安抚”草草收场,《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已然成了摆设。当然,现行《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并未对恶意投诉作出界定,导致护士也无法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职业尊严。

当护士跪下的那一刻,我们看到的不是个人的尊严被践踏,而是整个医疗系统的软弱。

我们呼吁,医院管理层停止“按闹分配”、息事宁人,挺起腰板,成为医护人员的坚实后盾。我们也呼吁立法机关加快《医疗卫生人员权益保障法》立法进程,完善《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将法条落到实地,而不是使其成为仅供观赏的花瓶。

2、铁路热评:护士下跪道歉,医患关系需更多理解。

患者作为医疗服务的接受者,对医疗质量和护理水平有着合理的期待。当这些期待未能得到满足时,他们有权表达不满,但方式应当理性、适度。要求护士下跪道歉,不仅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可能加剧医患关系的紧张。

医院作为医患关系的协调者,应当承担起更多的责任。对于护士的失误,应当进行客观公正地处理,既保护患者的权益,也维护护士的尊严。同时,医院还应加强医患沟通,增进双方的理解和信任,共同营造一个和谐、有序的医疗环境。

在此事件中,我们不应仅仅停留在对护士下跪的同情或对患者的指责上,而应深入思考医患关系的本质和出路。只有双方都能换位思考,多一些理解和包容,才能真正实现医患和谐,共同促进医疗事业的发展。

3、护理传真:尊严重建,超越道德绑架的制度救赎。

解决问题的钥匙不在道德层面的互相指责,而在制度层面的深层重构。深圳某医院试点的“新手保护期”制度值得借鉴:前三个月的新护士仅处理基础护理,每项操作需经双重核查;北京推行的“医疗纠纷调解委员会”,通过第三方律师和医学专家联合裁定责任,使医护投诉量下降37%。

更根本的,是要重构医患关系的价值坐标系。如医院在患者入院时即签署《医疗风险知情同意书》,明确告知输液渗血等常见情况。当社会认知从“完美医疗”转向“合理医疗”,才能破除“医护必须零失误”的集体迷思。

当白衣天使的膝盖触地时,我们听见的是整个医疗文明骨折的脆响。我们需要建立的,不是医护人员卑躬屈膝的“服务型医疗”,而是基于专业尊严的“守护型医疗”。唯有当白衣不必染尘,仁心方能永恒。这不仅是医疗行业的自救,更是整个社会文明的成人礼。

03

舆情总结 /  Boryou

护士因拔针出血而下跪求患者原谅的事件,引发了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和热烈的舆论讨论。这一事件不仅凸显了当前医患关系的紧张态势,更深刻地暴露了医疗系统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现代医疗体系虽然强调技术理性与流程的标准化,但护理工作实则是“技术”与“关怀”并重的实践领域。护士的失误往往被简单归咎于“技术不足”,却忽视了他们在高强度工作中所承受的情感劳动消耗。医疗机构习惯于将医患矛盾归结为个体能力或态度问题,而非着力于完善风险预案和建立容错机制,这凸显出医疗行业在失误处理规范上的透明度不足。

患者家属的过度苛责,迫使护士采取极端方式道歉,这一行为不仅严重损害了医护人员的职业尊严,也反映出部分患者对医疗工作的误解和缺乏尊重。同时,医院在处理此类事件时,往往倾向于息事宁人,未能给予医护人员有效的支持和保护,使得他们在面对患者投诉时处于弱势地位。这种管理方式不仅加剧了医患之间的矛盾,也进一步暴露了医疗系统在制度保障方面的不足。

因此,社会各界应深刻反思这一事件背后的深层次根源,呼吁医患双方加强相互理解和沟通。医院应当成为医护人员的坚强后盾,而非一味妥协退让。只有在制度层面完善对医护人员的权益保障,并在社会层面推动对医疗工作的尊重与理解,我们才能真正实现医患关系的和谐共处,促进医疗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551-65322613

邮件:zxl@boryou.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8:45~17:45

公司资讯
公司资讯
舆情简报
舆情简报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