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9九游会

事件舆评丨“翻新卫生巾”背后,女性日化行业为何频频暴雷?

2025年3月15日,央视“3·15”晚会曝光了山东某企业违规翻新劣质卫生巾及婴儿纸尿裤的事件。此次曝光揭示了卫生巾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严重质量问题,如使用黑心棉、虫卵原料、荧光剂等劣质材料,以及在生产环节中出现的烟头、蟑螂腿等令人震惊的卫生隐患。这些问题产品直接威胁到女性消费者的健康,引发了公众对女性生理期用品安全性的高度关注。

事件曝光后,迅速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热议。相关话题在各大社交媒体平台上的热度持续攀升,如“卫生巾翻新乱象”“卫生巾质量问题”等话题登上热搜榜。京东平台的“医用护垫”搜索量在晚会播出后飙升,反映出消费者对卫生巾产品的信任危机以及对安全产品的迫切需求。此外,媒体和公众对此次事件的持续关注,进一步推动了话题的传播和发酵。

01

舆情趋势 /  Boryou

根据博约新媒体大数据j9九游会官网中心数据显示,3月15日19时至3月18日19时共监测到相关信息308160条。新浪微博话题#315晚会曝光翻新卫生巾# #知名母婴产品残次料竟被翻新售卖# #翻新卫生巾的重灾区是留守儿童# #涉卫生巾翻新被曝光工厂门口名牌已换#等相关话题引发探讨,共计获得阅读量4亿次。

1、舆情走势分析

事件舆评丨“翻新卫生巾”背后,女性日化行业为何频频暴雷?

舆情走势图

通过舆情走势图可知,相关话题自3月15日起讨论度不断升高,随后平缓下降。3月15日21时舆情声量攀升至最高,相关信息传播量为44909条,随后,舆情热度下降。

2、信息来源分析

事件舆评丨“翻新卫生巾”背后,女性日化行业为何频频暴雷?

信息分布比例图

从信息分布情况看,监测时间段内,监测到总信息308160条,客户端是主要传播平台,共128925条(占比41.84%),其次是微博111779条(占比36.27%)、视频43426条(占比14.09%)、微信15038条(占比4.88%)、网站7086条(占比2.3%)、互动论坛1794条(占比0.58%)、数字报112条(占比0.04%)。

3、关键热词

事件舆评丨“翻新卫生巾”背后,女性日化行业为何频频暴雷?

关键词云图

从关键词云图来看,本次事件讨论热度较高的关键词主要为“记者”“纸尿裤”“卫生巾”“拉拉裤”“二等品”等。

02

舆论观点 /  Boryou

网民观点

1、广大网民表现出强烈愤慨,认为部分商家为追逐经济利益,严重忽视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权益

新浪微博@萌物趣味大赏:天杀的,你们这些黑心商家要不要看看自己在干嘛,卖这么贵质量还这么差,让这些女孩子怎么办

新浪微博@小野的瓜田:来看一下,之前有个博主爆料翻新卫生巾,真的太毁三观了,大家可能不知道,卫生巾是C类标准,就这种标准还给偷工减料,甚至存在质量问题,还那么贵,完全没有底线了。

新浪微博@园姐:太恶心了,居然做翻新卫生巾和纸尿裤,这真是昧良心钱,这两样产品都是贴身用,卫生不过关,怎么用能放心[拜拜]

今日头条@筱竹啦啦啦:我去,之前曝光了一堆牌子卫生巾,以为全棉时代幸免,后面就买了全棉时代,真是一点都不放过我真有你们的

今日头条@往事随风151139491:哪一次不是等问题曝光了才重视、再查处?后知后觉已经是常态,这怎么得行?

今日头条@糖壮爸:谁说是你们生产的了?说的是本应销毁的残次品你们为什么不销毁,低价卖给下游?还没认清自己的问题吗

2、网民普遍呼吁监管部门加大对卫生巾行业的监管力度,杜绝劣质产品流入市场

今日头条@远见卓识梦想家:出事了,省市监局都到了,如临大敌,当地监督管理局注册了,收点钱,平常不监管不检查吗,难道就没责任吗,当地监督管理部门是干嘛吃的,我认为,先找地方局的责任,它们在干嘛呢,监督管理吗?

今日头条@不要放香菜:咱们现在的关注点是看监管部门的调查,曝光更多无良翻新卫生巾的工厂、小作坊,让他们受到应有的惩罚姐妹们不要慌,只要在正规渠道购买的卫生巾是没问题的,那些小作坊的生产的卫生巾千万不要买不要相信!

3、网友希望更多知名企业进入卫生巾市场,为消费者提供真正安全可靠的卫生用品,推动卫生巾行业的良性发展

新浪微博@小monkey要瘦:关于卫生巾,希望有女企业家、女研究员开发制作,一来可以解决“深度了解女性用户需求”这一男性无法做到的“难题”,长度和宽度,多测试,总能找到最优解。二来可以增加就业机会,提高行业女性工作人员数量和话语权。做卫生巾也不是什么高技术的难题,支持更多女性工作者入局,把行业标准提高!

新浪微博@捡废品阿大:315晚会翻新卫生巾就离谱……难怪一堆人嚷嚷着小米出卫生巾,踩纸巾的画面仿佛踩当年酸菜的画面重现,女性,和婴儿得罪谁了,就这还一个劲让生孩子,看看这些都是什么,这咋用,太危害身体健康了,真的支持雷布斯出品小米舒七了!

新浪微博@数码王小机:网友无数次喊话雷总做小米卫生巾,前面我记得还澄清过不会做这个东西,但是315各路卫生巾品牌又塌方了,真的大家都看不到希望又来找雷总了。

媒体观点

1、京报网:垃圾翻新卫生巾!厂商的心怎能这么脏

不卫生的卫生用品能大量生产,源于背后肮脏的交易。因为按照行业规范,一次性卫生用品厂家应对淘汰的残次品做切碎处理,而这家公司为何能“徜徉”在生产垃圾的海洋里尽情加工?“国内的市场,所有的上市公司都和我这儿挂着钩”。老板一句话,道出背后玄机。正规公司不正规,对卫生用品不卫生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唯有诚恳反思,展开彻查,公开道歉,杜绝向不法商家提供原材料,才能重新赢回市场和消费者的信赖。

洁净的卫生品,不能成为黑心链条的温床;健康的必需品,不能沦为黑心商家的暴力密码。不要总寄希望于黑心商家的良心发现,对造假者的严厉打击才是净化市场的利剑。不要总等着记者冒着生命危险卧底制作“爆款”,职能部门打假常态化、真正做到“每天都是315”,才是早就该下的重拳。

2、红星新闻:“翻新卫生巾”让人瑟瑟发抖,牵涉品牌一纸声明还不够

身体不是残次料的回收站,健康容不得“二次加工”翻新。卫生巾、纸尿裤等产品,属于皮肤直接接触类产品,其卫生质量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安全。不管是原材料的选用,还是生产流程的把控,理应有着严格的标准和规范。涉事企业在利益驱使下,将本应被销毁的废料,通过非法手段翻新后重新推向市场,是企业道德底线的败坏,更是对消费者权益的严重践踏。

女性的“生理期”,不能成为黑产卫生巾的“生产日”;婴幼儿的“隐私处”,不能成为黑产纸尿裤的“逐利场”。贴身用品,关乎消费者的健康权益,绝不能容忍翻新产品流入市场。为此,市场监督机制仍需进一步完善,不能仅靠舆论曝光来推动治理。同时,相关品牌更要严格把关,从原材料的选用到生产流程的每一个环节,都要建立起严格的质量把控机制,真正对消费者负责、对品牌声誉负责。

3、商业文化:从“翻新卫生巾”看商业道德与行业监管

在这个事件里,品牌方的监管失守同样令人咋舌。行业规范明确要求,卫生用品企业的残次品必须经切碎处理后方可流出。然而,梁山希希的货源却覆盖多家上市公司。据企业负责人称“与所有上市公司都挂着钩”,现场查获的货品中,麦酷酷、自由点等品牌未切碎的不合格产品成捆堆放,部分产品外包装二维码尚未损毁,可追溯至具体生产批次。这不禁让人质疑,品牌方对残次品的处置究竟存在怎样的漏洞?是为了降低销毁成本,将残次品以“废料”名义低价转售,还是供应链管理存在严重缺陷,导致生产线末端监管缺失?无论原因如何,品牌方都难辞其咎,他们不仅损害了自身的品牌形象,更辜负了消费者的信任。

此次“翻新卫生巾”事件绝不是一个孤立的案例,它是商业道德滑坡、行业监管缺失以及市场机制失灵等多重问题交织的结果。要彻底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企业、品牌方、监管部门以及消费者的共同努力。企业应坚守商业道德底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品牌方要加强内部管理,完善供应链监管;监管部门需完善监管体系,加大执法力度;消费者则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选择正规渠道购买产品。只有这样,才能重塑市场信任,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

03

舆情总结 /  Boryou

3·15晚会曝光的“翻新”卫生巾事件令人触目惊心,再次为女性健康用品的安全敲响了警钟。正规厂商的次品在脏乱差的车间被重新分拣,最终流入网店等销售渠道,这不仅加深了人们对女性日化产品安全性的担忧,也揭示了卫生巾行业在生产、监管和标准制定等方面存在的诸多漏洞,引发了公众对女性健康保护的深刻反思。

女性日化用品乱象背后,潜藏的是更深层的行业困境。当流量狂欢取代对产品的敬畏,当创新失语沦为概念包装,当监管滞后纵容投机取巧,女性日化用品行业早已陷入自我反噬的恶性循环。从卫生巾的“缩水门”到洗发水的致病菌超标,从护肤品的致癌物隐患到脱毛产品的永久灼伤,这些触目惊心的案例,不仅仅是产品缺陷的叠加,更是一场对女性健康与尊严的系统性践踏。

在缺乏有效投诉渠道、标准更新滞后以及企业应对不力的困境中,消费者不得不以健康受损为代价,为行业的底线失守付出代价。这不仅体现了对女性健康的漠视,更是对行业责任的严重背离。当消费者在直播间跪求雷军跨界救场,当0.4元一片的卫生巾成为“健康赌局”的筹码,我们必须直面残酷真相:这不是简单的质量问题,而是资本将女性身体异化为“流量提款机”的系统性暴力。揭开伤疤只是第一步,我们亟须追问:究竟是谁在默许这场“健康赌局”?女性的身体不是试验场,健康与尊严更非商业博弈的赌注。

唯有行业完成从“流量游戏”到“价值革命”的蜕变,让企业为每0.01毫米的缩水、每微克的荧光剂付出沉重代价,才能终结这场用数亿女性健康书写的荒诞经济学。

相关新闻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551-65322613

邮件:zxl@boryou.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8:45~17:45

公司资讯
公司资讯
舆情简报
舆情简报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
Sitemap